11月11日下午,在生命科学学院213会议室,温小波副校长带队对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区建设情况进行指导考察。本科生院副院长吴银宝、曹广祥,教学研究科冯安伟老师参与本次调研。本次会议围绕实验区年度工作进展、现存问题及2026年建设规划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凝聚共识、破解难题,为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学院党委书记吕剑红主持会议,院长王应祥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主任、教师代表等出席会议。

会前,温小波副校长一行对实验区下设本科创新实验室、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分布式存储平台等新建或升级硬件设施进行了实地了解。

会议伊始,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应祥以“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情况”为题作汇报,系统梳理了实验区在课程体系优化、科研能力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成效,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资源整合、个性化培养机制等挑战,并对2026年重点工作(如本研贯通课程体系建设、导师制改革等)提出初步设想。

温小波副校长在指导讲话中对实验区前期建设成果给予肯定。他强调,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培养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特色,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壁垒,探索“导师制”、“项目制”等新型育人模式;二是强化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与科研项目,以科研实践锤炼创新能力;三是优化资源保障机制,校院联动打通跨学科资源共享渠道,为拔尖学生提供“定制化”成长支持。他寄语学院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打造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标杆,为农业生物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随后,参会人员围绕汇报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本科生院领导就政策支持、资源调配等问题提出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需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产教协同”,推动实验区建设与学科发展深度绑定。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吕剑红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院将认真梳理与会意见,聚焦“学生为本、创新为要”,细化2026年建设方案,强化师资队伍与平台资源支撑,确保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落地见效。

此次会议召开,不仅系统总结了实验区建设经验,更明确了下一阶段发展方向。通过校院协同、多方联动,会议凝聚了“以创新机制培养拔尖人才”的共识,为推动生物科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实验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持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夏杰 文/曹茜茜 初审/龚慧 校审/文继开 终审/吕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