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方向

一、 学科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研究队伍实力雄厚、研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位点。学科顺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丰富的生物资源,凝练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实现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突破;以基础研究为依托,发展应用技术,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做出了显著成绩。

        生物学一级学科下含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二级学科。主要依托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带头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珠江学者陈乐天教授。

        学科现有教授28人,副教授35人,讲师11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37人;留学归国人员17人。其中,有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获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内)、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外)、3人获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等荣誉。本学科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3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近5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学科的科研、教学平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近5年培养博士研究生120人,硕士研究生410名。目前承担科研课题共1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0项。近5年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共5项;申请专利70项;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多篇论文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lant Cel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EMBO Reports,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Molecular Plant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二、建设目标

        1.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建成一支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为带头人、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体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有较强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5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内)/杰青2-3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外)2-3名,珠江学者等省部级人才3-5名。

        2. 建设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生物学科

        以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生物学为基础,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坚持农业特色,拓展普通生物学领域,大力提升学科竞争力,尽早进入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行列。

        3. 重点发展生物学优势研究方向

        (1)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优良种质筛选

        研究亚热带重要植物类群的形态发育与系统学;开展重要南药的基因组图谱研究,解析中药有效成分合成机制和调控。

        (2)水稻育性发育和基因工程

        探讨植物育性遗传系统(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杂种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光温对作物生殖发育的调控;和生物技术创新。

        (3)植物抗逆基因克隆与优良性状选育

        探讨植物抗逆的分子遗传机理;解析玉米相关转录因子在调控玉米耐密株型方面的作用,为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4)典型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子毒理和代谢转化

        开展重要霉菌毒素压力下细胞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组的大数据分析;研究霉菌毒素的细胞转运、分子毒理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探讨霉菌毒素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作用,筛选鉴定霉菌毒素的脱毒微生物及关键代谢酶,阐明代谢转化机制;为构建霉菌毒素的生物防控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5)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殖结构及其细胞学调控机理

        开展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与调控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植物细胞自噬的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以及细胞极性与细胞分裂的分子作用机制。

        (6)微生物基础代谢、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

        以动植物病原细菌为材料,研究脂肪酸合成代谢多样性,寻找新的抗菌药物作用靶点,开发新的抗菌药;以病原微生物的寡聚核苷酸为材料,研究其对动物免疫应答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机理,探讨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新措施。

        4. 科研成果大为丰富

        新增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3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60项;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50篇以上,其中争取在发表Nature, Science, Cell级别的论文有突破,IF>9的论文20篇以上;获授权专利25-30项;加强科技成果(获奖)的培育与规划,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3-5项。

        5. 生物学科排名大幅提升

        参加下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生物学科力争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前10-15%)之列;植物学与动物学科冲击ESI世界前1‰;生物学科进入下一轮国家一流学科建设。